關於“心” ?

真正的禪宗很簡單,五代以前的祖師,就是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作為觀心的方法,人人做得到。初步先曉得人有思想、有念頭,比如別人講話,我們聽到話,這是一個觀念,一個念頭,這個念頭隨着別人的話講過了,我們聽的作用也過去了。
我們靜坐時觀心,這個“心”,不是明心見性的心,這個心代表思想,以及煩惱的念頭,這個念頭一來,比如:阿福下午要來看我,三點鐘來,我準備請他上咖啡館。這樣正是三四個念頭過去了。算了,請他喝杯茶就可以了,或者吃一碗擔擔麪。不來最好了,太麻煩,我又沒有錢……念頭一個個跳來跳去,這個心就是這個樣子。
摘錄自南懷瑾《如何修證佛法》
偶然看到這段話,細想一下實在不解懷師為何説這兩個“心”不是一個心,求大德開示!
法嘉宗智 回答
南公有兩部書,一是《如何修證佛法》,一是《定慧初修》。
這倆書名其實都隱含了一個特別深也特別大的前提。
《(祖師根器的狠角色)如何修證佛法》、《(老南我的)定慧初修》
禪就是禪,圓頓的禪。
眾生越來越完蛋,所以有了七七八八琳琅滿目的禪。
有祖師禪,有如來禪。
祖師禪一步登天,一見破三關。沒次第,沒過程,窮人乍富。
如來禪穩紮穩打,按部就班。有模式,有套路,穩步提升。
作為南公這樣的祖師根器的、接祖師禪法的、坐祖師位的老祖師……
他講的修行,也就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的。
一人生下來就有兩億資產,你問他怎麼賺錢,他自己都説不清楚。
祖師禪如是,你問他怎麼就般若了,怎麼就正觀了,怎麼就開悟了……
老祖師也説了——格老子我上哪兒知道去?!
祖師講法從來不在相上説,都在性上講。
就像文殊菩薩,這是祖師們的老祖師,你看祂啥時候説過一句有模有樣的話?
都是看不見摸不着的……
所以我倒是更建議您把南公的《呼吸法門精要》爛熟,然後按照具體方法做起來。而不是鼓搗這本《如何修證佛法》。
《如何修證佛法》講的都是定慧。定看不見,慧摸不着。看完了白看,白看大家還要看。
《定慧初修》講的是般若正觀。連般若都不知道是個啥,拿啥般若正啥觀?弄倆菠蘿正吃是要緊。
回到問題本身。
直指人心的心,是真心。
靜坐觀心的心,是妄心。
倆心不是一個心。
再多説一嘴,
能直指人心的那個玩意兒,你猜是不是真心?
能靜坐觀心的那個玩意兒,你猜是不是妄心?
你説這些勞什子弄得再清楚有毛線用?
願意自尋煩惱的,我終歸是不怕讓你再亂些……
網友上傳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