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論語別裁》中“恭近於禮,遠恥辱也”的含義

原文: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禮貌的當中要恭敬。所謂恭,就是內心對事情的莊重認真,並不是看見人敬禮就是恭;雖然不敬禮,當朋友有困難的時候,那種無限關心的神態,不説出來就知道。所以人恭敬不恭敬,表面態度雖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事。因此恭敬就是禮。人與人為什麼要恭敬?“遠恥辱也”,免得招來無謂的恥辱。“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因就是動機,中國文化:親親、仁民、愛物。“因不失其親”,意思是人絕對無私是做不到的(這個問題,將來會討論到,中國文化中兩個觀念是由道家出來的,一個是大公無私,一個是絕對自私,兩種極端思想,對我們而言都做不到的。而儒家則主張有限的自私)。舉個例子,如果大家沒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給我的父親穿,父親穿了給我穿,等自己多一件時,再給別人穿。助人的心行,由近而遠,漸漸擴及他人。“亦可宗”,像這個樣子,也可以宗仰。

————《論語別裁》


您好,大家吉祥。
南公講到外表上的禮貌要有發自內心的恭敬,免得招來無謂的恥辱。
我不明白恭敬跟遠恥辱之間的關係,求您解惑。

還有一事求教您,大家熱心回覆我發佈的問題,可是我看了之後不知道該怎麼接茬兒。您,請問我該咋整?

法嘉嘉法

大大方方 愛上愛的表象 迂迂迴回 迷上夢的孟浪 越慌越想越慌…… 後面兒啥來的?

網友討論

法熙朗觉

大家好! 我這麼看的,供參考! 海納百川,不是因為他大,不是因為他深,而是因為他的姿態低。 愛人者,人恆愛之。 敬人者,人恆敬之。 藺相如的回車巷的故事,就是在講這個道理呀。 ————————— 另外,論語這本書,其實可以把不同的部分放一起讀。 這裏面孔子講到了“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也就是説,恭敬的態度只是接近於禮,但他並不是禮本身。 孔子在另外一個地方還講過: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 禮,意味着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對任何狀況都能有恰到好處的解決方式。 這是不落二邊的智慧,而恭顯然是落在了恭敬的一邊。 恭雖然好,但並不是禮本身。 但是如果我們做不到不執着的話,那就執着善的這一邊。 時時刻刻牢記着,放低姿態、恭敬每個人。 ——————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這句話也存在着類似的情況。 信的意思就是説,出來的話,一定要做到,而孔子在另外一個地方説: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孟子也説: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真正的義,不是江湖義氣,而是因時制宜和因地制宜,也就是隨緣。 隨順着每一個因緣,做出最智慧,最有利於覺悟的決策。 信比真正的義要低一點,但是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信,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還是那句話,做不到不執着,就去執着善的這一邊。 無論如何,不要拿着孔孟所説的義,來給自己的出爾反爾找藉口,就好了。

網友討論

法宁致远

發自內心的恭敬,而不是表面恭敬。 小時候我把恭敬這些“禮”就當成了是表面形式,也一直以為“禮”是很虛的東西。 直到讀了《論語別裁》才對“禮”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就是“禮”或“恭敬”,它是一種“心行”而不單單是一種“行為”。 也從這裏感受到祖國文化的斷層,畢竟小時候也沒人教育我“禮”背後的含義。 隨業受報是隨“心行”受報,而不是行為。 所以當發自內心的恭敬他人,自然愛出愛返,福往福歸,這份心行得大威勢的善報,也就是“遠恥辱”了。 這一段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常有體會。 我理解這裏一是講了因果,二是講了隨業受報是隨心行受報。 供師兄參考!

網友討論

吼姆拉

我理解的話,就是因果吧。大白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想卑恥下賤,那就得修恭敬心。自己這邊時時刻刻恭敬他人了,他人才會反過來,對自己不再那麼懷着羞辱心。 一句話,就是求人不如求己吧。 至於後面的“分衣服”。我是這麼理解的,這個和修供養一樣。不要等到自己飛黃騰達了,再説做供養。最好的供養時機,永遠是現在。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凡事都是有一個過程的,一步一步小的步子邁起來,才能有朝一日大踏步地往前走。

網友討論

法雪

大家好! 和您交流一下我的想法啊! 記得您最近請教了您一個關於如何對待眾生的問題。 您講了我們每個人都是眾生當中的一員,所以“苦”這件事情跟我、跟每個眾生有關。 只有實實在在覺得所有眾生都苦,我和眾生沒有差別,才會真誠地平等地放低姿態地想去利益他去幫他(當然也包括學習借鑑等等)。這就是最好的恭敬。 “禮”是什麼呢?《論語》中也提到“克己復禮為仁”,就是一個君子去淨化內心、修正自己的過程。最終達到“仁”的修養境界。 所以“恭近於禮”於我們來説,指的就是苦無常功課功夫,常行給事利樂有情。 同時去做上面這些能夠讓我們遠離“貪嗔痴慢”,所謂的“恥辱”不就是指六入緣觸的東西“貪嗔痴慢”嗎? 所以,“恭敬於禮,遠恥辱也。” 説到底,還是在講有了覺正淨就沒了貪嗔痴。

網友討論

法念无舍

珏寶好! 我個人對於南公的這段解釋是這樣覆盤的,如果我講的哪裏有問題,求您和大家指正。🙏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南公講到,不要流於形式,要從內心深處發起恭敬,否則就會招致無謂的恥辱。 我認為,這就是因果啊。你有對眾生殷重心和恭敬心的善因,才會有綿密在四件套上的善業,你的修行才會逐步進深,你才能早日圓滿資糧位。 相反,如果沒有對眾生恭敬的發心,心行存在錯誤,怎麼可能結出善業的果兒呢?修行怎麼可能在正路上呢?既然都不在正路上了,那什麼樣的“恥辱”不可能招致呢? 南無阿彌陀佛🙏
发起提问

近期熱點

  1. 大學生日常生活怎樣才能做到“日行一善”?
  2. 大家好,本人父母離婚但是遇到了一個很優秀的男生,他家裏也很優秀怎麼辦。
  3. 生活狀態越來越不好,好累,工作好累,婚姻好累,我好累,想換一種活法
  4. 您好!自己看別人想法很嚴重,容易各方面自卑,很容易心累迷茫。
  5. 交朋友
  6. 大學被老師針對怎麼辦
  7. 您好!我想問,夫妻家人,思想差距越來越大,怎麼辦?
  8. 孩子的志願要如何填報?
  9. 請問遇到不順心的人或事會緊想着他們,怎麼辦
  10. 怎麼保持工作激情,累了,感覺幹活沒勁
  11. 關於如何爭取一個工作崗位
  12. 關於人際交往的問題
  13. 如何阻止自己爆粗話
  14. 大大您好!想請教您一個關於小孩教育的問題
  15. 您好!我想請教《論語》裏“本立而道生”這句的更多含義。感恩您!
  16.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閲讀?
  17. 怎麼能放過自己
  18. 適婚年齡如何修得善緣
  19. 夜間做夢
  20. 關於跳槽的一些問題
  21. 物資少時只有競爭嗎?
  22. 如何內心充滿正能量?感恩
  23. 關於社交恐懼症的問題
  24. 好吃懶做
  25. 關於同事關係的問題
  26. 關於出汗和坐姿的問題。
  27. 想戒煙
  28. 關於平庫的問題
  29. 關於平庫的問題
  30. 豬豬翔接着問
  31. 人緣不好怎麼辦
  32. 女人如何才能戒掉本性上的痴情?
  33. 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互相傷害
  34. 怎樣擺脱男友前任的陰影
  35. 如何有效縮短“以為自己知道”和“真的知道”之間的差距
  36. 您好!請問對世界沒有期待和幻想,這正常嗎?
  37. 麻煩您,還是上次狗的問題
  38. 人際關係
  39. 請教您一個問題
  40. 好想去死怎麼辦。花了父母好多錢,還被騙了一萬多,感覺自己只會給父母製造麻煩。
  41. 請教各位一個問題:怎麼讓自己行事果斷?
  42. 您好
  43. 您好!請教一下您,有快速提高身體免疫的方法嗎
  44. 關於高考失利該如何調整自己、如何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的問題
  45. 求教《論語別裁》中“恭近於禮,遠恥辱也”的含義
  46. 怎樣確保自己每時每刻活在當下?
  47. 大家好 請教一個工作上的問題☀️
  48. 關於吃虧是福
  49. 您好!請教關於自身性格的問題
  50. 尊敬的您師兄你們好,我想請教一下午休時間的問題
  51. 關於法本法碩的擇校問題
  52. 關於高考壓力的問題
  53. 如何坦然地面對他人的諷刺
  54. 各方面很優秀的男生但是個子矮我很糾結
  55. 我做了送外賣和快遞的優劣對比。
  56. 被學生氣到吐血
  57. 您好,我有兩個問題想請教您🙇
  58. 關於相親
  59. 關於情的疑惑
  60. 兒子糾結於這個問題,該怎麼辦
  61. 關於鼻炎問題,請求賜招!
  62. 兩個世法上的小問題
  63. 請教關於找工作的問題?
  64. 您好,關於對待書籍的問題
  65. 關於一事的糾結。南無阿彌陀佛
  66. 在工作上的一些為人處事的不明白
  67. 孩子學習要不要管
  68. 請問大家:要怎樣看待自己在學習中教了別人然後別人成績考得比自己好?
  69. 大家吉祥!請教一些學業問題
  70. 您好🙏請教拒絕和爭取的問題
  71. 記錄日程的具體方法
  72. 孩子三周歲除了媽媽什麼也不説。也聽不懂話
  73. 如何阻止自己爆粗話
  74. 夫妻問題
  75. 關於世間法
  76. 請教各位,特別害怕蟲子在遇見蟲子時該如何處置?
  77. 請問如何提高世間法的手藝?


法嘉嘉法App
App内查看
遇到知音,共覓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