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戶

如何修煉,克服自己覺得比過去認識的人厲害的自滿虛榮心?

舉例,比如現在看自己幾年前認識的人,當時覺得很厲害的人(過去我很自卑),現在看來也就那麼回事(因為通過幾年不懈努力),會覺得自己已經超過他的感受,但仔細想想(沒事時候自我反省),其一,每個人總有比自己強的地方,其二,自己也許比過去進步,但並不一定超過過去認識的人(其實嚴格説應該是超過了,但謹慎起見,還是設想為沒超過)。而且這種自滿虛榮的心態,是比較主觀的,會讓自己錯估情況,有些事情(生活中普通事情,不是什麼工作,做生意什麼的大事)欠考慮會讓自己出乎意料,尤其在看人的方面一敗塗地,而一旦失敗,又會讓自己重新審視自己,重新評估一切,想想這些起源還是源於對自己對他人的瞭解不清,主觀,根子是自滿和虛榮。我覺得自己這種心態不對,但又習慣性的會這樣,想改變自己,該如何做。對了,我這種自滿從沒在別人面前流露(流露出來大家多尷尬,這點修養總有),只是沒事的時候自己想想而已,自滿和虛榮有幾萬種,我是從來不在別人面前流露,生活中內向低調,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瞎想想的那種,但有這種想法畢竟不好

我知道佛教上有一些修煉的方法,請教如何修煉,好像類似去除浮躁,保持謙卑的修行方法

PS,曾經看到一個回答説,佛教裏修煉道行高的人,在饑荒年代,吃了上頓不一定有下頓的時候,因為修行功底深厚,還是會不慌不忙,而普通人恐怕被這種情景嚇壞了,這種修煉方式是什麼

PPS,哎?我正因為自己心態不多,想改變想上進,才問的,為何還有人諷刺我提醒我很自滿虛榮,我又不是不知錯,或者故意知錯不改。。。

法嘉嘉法 ,獲得 4 贊

這題用不着扯出佛法佛教,單純純地是做人的問題。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説:君子相互團結但不互相勾結,小人相互勾結但不能互相團結。

2、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説: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圖;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僥倖。

3、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説:“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説:君子不應該像器具一樣,作用僅限於某一方面,應多才多藝。

5、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孔子説:“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説: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壞別人的事,而小人卻與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説:君子態度和順,但不會苟同別人;小人容易附和別人的意見,但其實不能與別人平和相處。

8、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孔子説:“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驕傲,小人驕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説:君子中沒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沒有的。

10、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孔子説: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説:“君子窮困時尚能安守,小人窮困了就不約束自己而胡作非為了。”

12、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意思是: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強調內省的態度,遇事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説:“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卻可以接受重大任務;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務,卻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孔子説:“君子莊重自尊而不與人爭強鬥勝,團結羣眾而不結黨營私。

1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為恥。

16、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意思就是君子堅守正當而不能不顧是非地講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意思是:如果君子捨棄“仁義”這種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飯飽也不違背“仁義”這中品德的,當他們停留在某個(國家)落腳後,必然會為這個(國家)奔走。

18、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貢向孔子請問君子之道。孔子説:先去實踐自己想要説的話,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後才把它説出來。

1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説:“君子説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20、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子貢問,君子也有所厭惡嗎。孔子回答,有厭惡。厭惡傳揚別人壞處的人,厭惡處於下位而毀謗上級的人,厭惡勇敢而不明禮節的人,厭惡果敢而頑固不化的人。

21、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意思是説:上層的道德好比風,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現像草,風吹在草上,草一定順着風的方向倒。

22、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説:“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23、君子周急不繼富。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對於窮困危急之人的幫助是雪中送炭,而對於富貴人家的幫助並非錦上添花。

24、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説:君子只擔心自己沒有能力,不會擔心別人不賞識自己。

25、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孔子説:君子的遺恨是到死而名聲不被人稱頌。

26、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曾子説:“真正的君子用道義去交朋友,通過交友輔助仁德。”

2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説:君子考慮問題,從來不超出自己的職權範圍。

28、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説:君子不因為別人的話説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為別人的品德不好就廢棄他的正確意見。

29、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孔子説: 有了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一個君子會以勇犯亂,一個小人會因為勇敢淪為盜賊。

30、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孔子説:“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規定要怎樣幹,也沒規定不要怎樣幹,只要怎樣幹合理恰當,便怎樣幹。”

3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孔子説: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沒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慮,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懼怕。

32、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説:“人淵博廣泛地學習文化、文明,並約束於社會行為規範,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33、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意思是:君子尊重賢人,也容納普通的人;嘉獎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

34、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君子可以由一句話表現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話表現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説話不可以不謹慎。

35、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意思是:君子不會致力於飲食及居住環境上追求安飽,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謹慎地説話,又能主動地向志向行為高尚的人請求教導指正,這樣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的人了。

36、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説:“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鬥;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

37、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説:“君子有三個方面有敬畏之心。一是敬畏天命,二是敬畏有道德學問的人,三是敬畏聖
人的言論。小人不知道天命而無敬畏之心,對大德之人怠慢不敬,對聖人之言侮辱不敬。”

38、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君子有九種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確,不可以有絲毫模糊;聽要聽得清楚,不能夠含混;臉色要温和,不可以顯得嚴厲難看;容貌要謙虛恭敬有禮,不可以驕傲、輕忽他人;言語要忠厚誠懇,沒有虛假;做事要認真負責,不可以懈怠懶惰;有疑惑要想辦法求教,不可以得過且過,混過日子;生氣的時候要想到後果災難,不可以意氣用事;遇見可以取得的利益時,要想想是不是合乎義理?

39、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説:“„„君子專心致力於最基礎的工作。基礎樹立了,道就會產生。一個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40、“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説:“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41、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孔子説:君子只計謀於道,不計謀於食。耕田也有飢餓的時侯,學道也可得祿食。所以君子只憂道之不明不行,不憂貧不得食。

42、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孔子評論子產説:他有君子的四種道德:“他自己行為莊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養護百姓有恩
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43、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説:“君子以義為根本,以禮法來實行義,以謙遜的語言來表達,以忠誠的態度來完成。這就是君子啊!

4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説:“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卻可以接受重大任務;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務,卻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

45、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孔子説:“那怎麼會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騙,但不可以被愚弄。”

46、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貢説:“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月食一樣:有過錯時,人人都 看得見;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着。

47、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意思是:子夏説:雖然只是小路而已,但是也一定會有值得欣賞的景色:相反如果走得太遠恐怕就會有泥濘了,正因為這樣,明智的人才不會這麼做。

48、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意思是:子夏説:工匠在作坊裏完成產品,君子通過學習來領悟道理。”

49、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孔子説:“不懂得客觀自然規律,就不可以成為君子;不懂的禮義禮節,就不能立足於社會;不懂得分辯言語明辨是非,不能瞭解別人。

50、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孔子説:有德行的君子,與人相處恭敬謙遜,與世無爭。如果一定要找他有所競爭的地方,那一定是見他在比賽射箭的時候。 仔細觀察他將要開始射箭的時候,一定是先行禮,後上場, 射完之後,必與一同射箭的人一同下場來,勝者敬酒, 君子之爭就是這樣的情形。
发起提问

近期熱點

  1. 大學生日常生活怎樣才能做到“日行一善”?
  2. 大家好,本人父母離婚但是遇到了一個很優秀的男生,他家裏也很優秀怎麼辦。
  3. 生活狀態越來越不好,好累,工作好累,婚姻好累,我好累,想換一種活法
  4. 您好!自己看別人想法很嚴重,容易各方面自卑,很容易心累迷茫。
  5. 交朋友
  6. 大學被老師針對怎麼辦
  7. 您好!我想問,夫妻家人,思想差距越來越大,怎麼辦?
  8. 孩子的志願要如何填報?
  9. 請問遇到不順心的人或事會緊想着他們,怎麼辦
  10. 怎麼保持工作激情,累了,感覺幹活沒勁
  11. 關於如何爭取一個工作崗位
  12. 關於人際交往的問題
  13. 如何阻止自己爆粗話
  14. 大大您好!想請教您一個關於小孩教育的問題
  15. 您好!我想請教《論語》裏“本立而道生”這句的更多含義。感恩您!
  16.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閲讀?
  17. 怎麼能放過自己
  18. 適婚年齡如何修得善緣
  19. 夜間做夢
  20. 關於跳槽的一些問題
  21. 物資少時只有競爭嗎?
  22. 如何內心充滿正能量?感恩
  23. 關於社交恐懼症的問題
  24. 好吃懶做
  25. 關於同事關係的問題
  26. 關於出汗和坐姿的問題。
  27. 想戒煙
  28. 關於平庫的問題
  29. 關於平庫的問題
  30. 豬豬翔接着問
  31. 人緣不好怎麼辦
  32. 女人如何才能戒掉本性上的痴情?
  33. 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互相傷害
  34. 怎樣擺脱男友前任的陰影
  35. 如何有效縮短“以為自己知道”和“真的知道”之間的差距
  36. 您好!請問對世界沒有期待和幻想,這正常嗎?
  37. 麻煩您,還是上次狗的問題
  38. 人際關係
  39. 請教您一個問題
  40. 好想去死怎麼辦。花了父母好多錢,還被騙了一萬多,感覺自己只會給父母製造麻煩。
  41. 請教各位一個問題:怎麼讓自己行事果斷?
  42. 您好
  43. 您好!請教一下您,有快速提高身體免疫的方法嗎
  44. 關於高考失利該如何調整自己、如何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的問題
  45. 求教《論語別裁》中“恭近於禮,遠恥辱也”的含義
  46. 怎樣確保自己每時每刻活在當下?
  47. 大家好 請教一個工作上的問題☀️
  48. 關於吃虧是福
  49. 您好!請教關於自身性格的問題
  50. 尊敬的您師兄你們好,我想請教一下午休時間的問題
  51. 關於法本法碩的擇校問題
  52. 關於高考壓力的問題
  53. 如何坦然地面對他人的諷刺
  54. 各方面很優秀的男生但是個子矮我很糾結
  55. 我做了送外賣和快遞的優劣對比。
  56. 被學生氣到吐血
  57. 您好,我有兩個問題想請教您🙇
  58. 關於相親
  59. 關於情的疑惑
  60. 兒子糾結於這個問題,該怎麼辦
  61. 關於鼻炎問題,請求賜招!
  62. 兩個世法上的小問題
  63. 請教關於找工作的問題?
  64. 您好,關於對待書籍的問題
  65. 關於一事的糾結。南無阿彌陀佛
  66. 在工作上的一些為人處事的不明白
  67. 孩子學習要不要管
  68. 請問大家:要怎樣看待自己在學習中教了別人然後別人成績考得比自己好?
  69. 大家吉祥!請教一些學業問題
  70. 您好🙏請教拒絕和爭取的問題
  71. 記錄日程的具體方法
  72. 孩子三周歲除了媽媽什麼也不説。也聽不懂話
  73. 如何阻止自己爆粗話
  74. 夫妻問題
  75. 關於世間法
  76. 請教各位,特別害怕蟲子在遇見蟲子時該如何處置?
  77. 請問如何提高世間法的手藝?


法嘉嘉法App
App内查看
遇到知音,共覓菩提